延平粉條
編採 吳嘉浤 賴奎嘉 蕭彗岑 /攝影
夏天溫熱的風吹過,三點鐘下課的鐘聲響起。小學生自後門魚貫而出,手中握著幾個銅板錢,迫不及待到雲秀阿姨的攤子上,買一碗粉條冰融化暑氣。
重慶北路三段的路邊擺上幾張桌子,小小的銀色餐車沒有招牌。但是國慶里的居民都知道,延平國小後門,120巷口這裡有個小攤子,已經經營了三十冬,從十點賣到下午六點的「延平粉條」。
這是雲秀阿姨的公公留下來的攤子,以前陪公公做生意,後來就繼續接棒,將這份古早味傳承下去。
延平粉條
編採 吳嘉浤 賴奎嘉 蕭彗岑 /攝影
夏天溫熱的風吹過,三點鐘下課的鐘聲響起。小學生自後門魚貫而出,手中握著幾個銅板錢,迫不及待到雲秀阿姨的攤子上,買一碗粉條冰融化暑氣。
重慶北路三段的路邊擺上幾張桌子,小小的銀色餐車沒有招牌。但是國慶里的居民都知道,延平國小後門,120巷口這裡有個小攤子,已經經營了三十冬,從十點賣到下午六點的「延平粉條」。
這是雲秀阿姨的公公留下來的攤子,以前陪公公做生意,後來就繼續接棒,將這份古早味傳承下去。
洪瑞珍麵包店
編採 吳嘉浤 賴奎嘉 蕭彗岑 / 攝影 吳思儒
柔軟的吐司,夾著蛋片、奶油、火腿。這一份三明治看似簡單,實則味道雋永,叫人愛不釋口。這是洪瑞珍麵包店的招牌商品,手工製作,每天限量供應,賣完就沒了。也由於這份好味道,洪瑞珍麵包店雖然開到晚上八點,但常常六點、七點,就得掛上「本日三明治已售完」的牌子。
洪瑞珍麵包店在國慶社區已經開業兩年多,是中部知名的麵包店,已經傳至三代。本店在北斗,台中彰化有幾間分店,都是第二代、第三代相繼出去開業,不過每間店都是獨立經營,沒有中央廚房。而原本在台中商專那裏開店,地處停車不便的台中市區,而宅配的訂單大多來自台北,為了保持三明治的新鮮便乾脆北上開店。老闆會選擇在國慶社區歇腳,也是一份機緣,本來是想尋找大同區內好停車、交通便利的地點,後來無意間經過此處,便被國慶社區吸引,不僅地點便利、路又大條,而且店面又乾淨漂亮。
洪瑞珍這一名號自第一代所創,是由算命師批字,好名字帶財,此後便沿襲下來已成傳統。洪瑞珍強調手工製作,都是在店裡做好。原本洪瑞珍是專賣酥糖喜餅,後來分家到台中,約莫四五十年前,從日本師傅那裏習得三明治的製作,以前一天也不過賣幾十個,但近幾年來三明治卻一躍而成招牌,深受眾人喜愛。老闆笑著說,這完全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
馥鍋日式涮涮鍋
編採/吳嘉浤 賴奎嘉 蕭彗岑 攝影/吳思儒
一走進佈置溫馨的馥鍋日式涮涮鍋,編輯小組發現沙發區坐滿了人,一家人扶老攜幼,同食火鍋的場面,好不歡快!
坐在吧檯區,老闆先送上了杯紅茶,味道由深沉轉甘甜,相當令人驚艷的味道。原來是用咖啡、紅茶茶葉混著二砂煮的,跟大龍峒的傳統紅茶屋味道很像,真材實料,難怪又香又好喝,馬上就乾完一杯再續。
一邊吃著好吃的火鍋,一邊聽阿嬤跟老闆說故事。老闆之所以興起在國慶社區開店的念頭,是因為住在大龍峒,離國慶社區不遠,而且老闆很喜歡吃火鍋,老闆娘之前也有過跟妹妹開火鍋店的經驗。老闆說,重慶北路上沒有什麼店家,因為大多是住宅區,人潮少,開不起來。以前這附近還有一家知名的「重慶」川菜館,但已歇業。阿嬤小時候在草埔仔市場幫忙,但因為之前「走水荒」,居民搬走了大半,現在光景不如從前。熱鬧程度大概就跟今天的太平市場、永樂市場差不多吧。
火鍋真是越吃越涮嘴,完全不輸紅茶。湯底是日式昆布鍋,要得用大骨熬兩天半的時間,再用昆布甘草跟一些獨家配方下去熬煮,用心費工,才能如此甘甜。菜阿肉阿也是每天跟廠商進的,很新鮮,為了這些備料,老闆可要早上十點十一點就開始準備呢,老闆娘還特別推薦店裡的鴨血,是自己用麻辣醬滷的,許多老主顧去外地工作,回來國慶社區一定要特別來馥鍋吃,是別處吃不到的好滋味。還有泡菜,是果菜市場的菜商自己醃的,又新鮮又好吃。飯後來碗杜老爺的冰淇淋,超級享受。
編採 吳嘉浤 賴奎嘉 蕭彗岑
位於昌吉街上的「橋頭美珠魯肉飯」,是國慶社區鼎鼎有名的老店。美珠魯肉飯做生意頗為低調,向來是拒絕採訪的,編輯小組難得逮著機會跟老闆閒聊,才聽到這麼多有趣的故事。
美珠魯肉飯自日治時期(西元1933年)在台北橋下開店,至今四代。台北橋屢次拆遷改建,攤位也歷經多次變化,直到三年多前才在國慶社區租了店面,成為國慶社區居民的好厝邊。以前有「金鳳大飯店」這個名稱,是曾祖母的名字,而「美珠」則是老闆母親的名字。以前沒有店面、沒有招牌,就只是一個小攤位,客人吃了喜歡吃得開心,就會給一個店名方便溝通,通常是老闆的名或姓,因此也就沿用下來。
老闆感嘆:「現在很多賣餐飲的都使用中央廚房,加熱就可以賣了,好像很衛生,但食材都看不到。要吃就要吃老一輩人做的東西,因為教育不同,以前的人都是好的東西才賣給客人,現在就是行銷為主,節省成本,不管客人死活。」本著於良心,美珠魯肉飯的食材都來自市場,相當新鮮。美珠魯肉飯的口味偏鹹,但因為用的都是天然的好醬油好調味料,消費者吃得出那個味道,如果太鹹就會喝水調節,而不向五花八門來路不明的化學添加物,消費者吃不出來,反而造成身體的負擔。
美珠魯肉飯的客人大多是附近的鄰居,習慣這個味道就會常常來吃,吃到後來都像是朋友了。老闆說,其實做這一行很辛苦,也沒賺幾個錢,看到客人吃飽的滿足模樣,反而是最大的回饋。想來就是這份愛心與堅持,傳承多代,依舊受國慶社區居民的喜愛。
地址:台北市昌吉街156號
英仕堡早餐店
編採 吳嘉浤 賴奎嘉 蕭彗岑 /攝影
「品質要堅持,做法要嚴格,服務、衛生都要顧好。做餐飲三個重要的特質,簡單來說,就是耐力、體力、毅力。」「英仕堡」的老闆娘江阿姨這二十幾年來,一直在國慶里服務居民的胃,談起經營的理念,卻也是頭頭是道,令人印象深刻。
這家早餐店位在重慶北路與民族西路口,大同分局民族路派出所的對面,在台北地區也有數家分店,算是有一定的知名度。從早上六七點的學生客潮,到七八點上班族開始搶著覓食,一直到近中午的時間,還是有不少人來享用早午餐,小小的店面時常座無虛席,有時小小一塊鐵板就同時有兩位廚娘在料理,可見得老店的獨特魅力。
「英式堡」雖然是老字號,卻擅於開發新產品,充滿創意的點子源源不絕,例如特製餅皮的培根起司蛋餅、佐以獨家千島醬的燻雞可頌,以及酥脆的黃金盒子,烘烤過後的吐司夾層中藏著飽滿內餡,不只口感創新,也是店內的人氣商品。「我喜歡研發新產品。往往是由於客人吃膩,或是自己也賣膩了,就會開始想要怎麼玩新花樣。」老闆娘說,她常帶著員工到處去吃,參考別人的作法。例如「黃金盒子」三明治本來在咖啡店有賣,是滿有賣相的食物,製作的機器也是大家都有,但老闆娘想辦法更改了內餡,就呈現不同的風味。新產品出來的時候會請客人試吃,「因為客人有信任,所以也會願意嘗試。」老闆娘指著牆上「板娘推薦」的佈告欄,說這裡以前就常常貼著試吃的產品介紹,歡迎大家嚐鮮指教。
編採/吳思儒 吳思謙 攝影/吳思儒
阿田廚房的阿田,本名陳福田,十四歲和廚房結下不解之緣後,十八歲從嘉義上來台北做學徒。那些年,阿田待了幾個台北當時著名的川菜餐廳,到了當兵後,入伍分配聯勤兵工廠擔任伙房兵的工作,即便後來經歷了數次的單位更替,依舊沒有離開他最喜歡的廚房。阿田回憶道,當兵的日子他在南港區202兵工廠、忠孝東路周邊的單位調動,他看著台北城從阡陌橫亙、墳墓叢聚的純樸光景直至現在人們只能同高樓對望的劇烈地景變化。退伍後,阿田進入連鎖餐廳工作,並得到外派至日本與沙烏地阿拉伯見習磨練的機會,在沙烏地阿拉伯時,那段中東風情讓他印象深刻,也讓他的廚藝、眼界有了更多元的見廣。
從國外回來沒多久後,阿田進入位於重慶北路三段的同慶川菜館工作,滿載著對廚藝的熱情,晃眼在川菜館待了二十一年。川菜館的生意因著好菜色好口碑時常高朋滿座,在民國95年更獲得了大同區保安宮舉辦的「廚神大賽」冠軍。而後同慶川菜館在民國98年因不可抗之因素吹熄了燈號,離開川菜館後,阿田累積了一身的好手藝,開始籌備屬於自己的店。民國九十八七月年阿田選擇在離同慶川菜館舊址不遠處的重慶北路三段142號開設了「阿田廚房」。一開始,「阿田廚房」只有一個不起眼的小店面,但後來隨著口碑的堆疊、客源的推介,生意逐漸穩定成長,阿田於是又多租了一個店面以提供更多的饕客滿足他們的味蕾。廚藝的成長上,阿田從未停下腳步。營業時他想著如何固守客人喜愛的好味道並發展創新的料理,休假時,他也到不同的餐廳去試吃,和其他餐廳的老闆們互相學習,日前,更有南部連鎖餐廳的老闆特地北上到阿田的廚房用餐呢。
在阿田廚房裡,小編最喜歡的菜就是煙燻龍鱈了。龍鱈是一種相當珍貴的深海魚,阿田說這是很多高級餐廳指定使用的魚,他研發出以煙燻的方式料理,創出獨特口味,也獲得大家的青睞。過去曾有顧客因為太喜愛這道菜,提議是否可以變成外送的料理讓大家回家也能吃到那份好滋味,但是阿田認為這樣難以控制品質,憑藉著對料理的執著,只好拒絕了顧客的要求。另外一道必點的就是甘蔗雞湯,甘蔗的甜味帶出雞湯的香醇的湯底,加上堅持使用特選的全雞,湯頭特別好,當然也是許多老饕的最愛。阿田則另外為我們推薦了蛤蠣牛肉,這兩種看似不相及的食材,在廚師巧妙的火侯快炒下,結合出了不可思議的好口感。
每每到了用餐時間,阿田廚房內總是座無虛席,阿田一雙炒菜的手從沒停過,到了過年的年菜需求時刻,更是得從清晨忙到黑夜。這樣的忙碌,不僅代表著顧客對阿田的信任,也再再刻劃出阿田對料理的熱忱。我們在深入探訪了阿田的故事後,深切的體會出用心的廚師才能抓住客人的胃,也相信阿田廚房會持續帶著這樣的用心,一直在國慶里為大家帶來更多美味的佳餚。
編採 吳嘉浤 賴奎嘉 蕭彗岑 /攝影
夜晚的台北橋下,車輛閃著刺眼的大燈來往穿梭。經過熱鬧的延三夜市,在與民族西路的轉角,或許你會瞥見一小小的攤販,位子上坐了四五個歐里桑,邊吃邊閒聊。他們並不是飲著台灣啤酒,嚼著滷菜黑白切,桌面上擺開來的,竟是大盤的水果切盤,他們提起竹籤,刺起鮮紅鮮綠的蕃茄,在薑末沾醬中搵一下,放入嘴中大嚼,一邊聊著政治、營生諸些話題。這個小小的水果攤,看來是他們熟悉的場所。 這一對老夫妻,做水果攤的生意已經有四五十年。沒有店面,也沒有招牌,但光顧的客人亦不少。賣的除了各種當季新鮮水果,展在冰櫃中任君挑選,還有各種混合的現打果汁,頗針對忙碌怕麻煩的現代人口味。阿婆說,之前有一個媽媽帶小孩來買,小孩不想吃水果,說:「媽媽你買果汁給我,都不用一個一個拿起來慢慢吃耶!」這家水果攤的果汁其實真的美味,喝得出水果的新鮮與甘甜,種種味覺彷彿交融成一首輕快的舞曲。不過也不能忘記這兒傳統的水果拼盤、薑汁蕃茄,老闆現場磨出香味四溢的薑末,混上特調的醬汁,傳統的口味中有著質樸的熱情。 阿婆和小編聊了很久的天,她18歲時來到台北,是雲林田尾人。剛來的時候做女工,是在勝利牌的工廠車衣服,孩子沒人可以照顧,就一起帶去上班。那時的生活總是流動的,從當時有名的戲院「第一劇場」附近搬離,到了大龍峒的大度公廟,就趁歌仔戲開唱時叫賣鳳梨,開始了解水果批發的通路。後來擺了攤位,便住在對面的路口,現在則改為停車場了。阿婆說,經營水果生意的訣竅都是一個台南人教她的。在人生地不熟的異鄉,最是需要互相幫助。 問到近來的變化,阿婆說,現在便利商店那麼多,到處都有冷藏冷凍的設備,年輕人不大來買果汁了,都是買便利商店的飲料,現在來的大多是熟客。小編暗暗吸希望,即使在快速變動的都市叢林裡頭,這樣的小攤子也不要被大家所遺忘,畢竟裡頭藏著的故事是如此豐富啊。 |
編採 吳嘉浤 賴奎嘉 蕭彗岑 /攝影
入夜,才正是延平北路三段要熱鬧起來的時候。83巷原本只是一條小小的暗巷,二十年前的拓寬,也見證了這家「旗魚新竹米粉」開張的歷史。
其實原本也是在台北橋附近的一個無名小攤販,三十多年前賣的是稀飯、米粉湯,正是上一代的艱辛謀生,二十幾年前終於在附近擇了一家店面,重新開張,把棒子交給第二代,也轉換為強調新竹米粉的特色。除了必點的旗魚新竹米粉,招牌菜是魚排、炸花枝以及紅燒肉。
新竹米粉不易爛、糊,Q度十足,在湯汁的浸泡下,更是軟嫩爽口。清澈的湯底,其實加了大骨和旗魚熬成,配上一塊塊白皙的無刺魚肉,還有白胖飽滿的魚丸,裡頭裹著絞肉和肉汁。鋪上了切碎的宜蘭蒜苗與芹菜,讓人停不下筷子。至於炸物,則有紅燒肉、魚排、花枝、蚵仔酥、雞捲、蝦仁等選擇,琳瑯滿目。老闆娘說,他們的紅燒肉是自己醃製的,特別推薦。問起採購食材的過程,老闆娘也是特別自豪,強調絕對新鮮與用心挑選,透過不同人員的分工,讓食材到烹煮都能盡力掌握其美味。
這是一家充滿夜市風情的小店,沒有舖張的裝潢,卻有溫暖的人情與燈光。夜深的國慶里,始終不怕冷清。